Document
中刊网——期刊资源领航者!
中刊网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文章详情

教育社会学导论

【摘要】<正>如果我们不经过客观的分析,全面的比较和冷静的反省,不进行深刻的理论探究与广泛的史料印证,以解答具有丰富而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文明中国为何在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方面显得如此不能与之相匹配,以及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族性格特征的本质所在等问题,就贸然企图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或者使外国教育社会学中国化,那么,这种努力即使是虔诚的,它的效果却不一定是预期的。我们知道,教育社会学不具有可作普遍解释的理论模型。如果盲目移植与本土文化传统、社会条件、与过去经验完全不同的舶来教育社会学,则会严重地腐蚀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创造活力,使之完全丧失其独立的个性,因而使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沦于形

【关键词】

7211 0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6年3期 免费 卫道治 沈煜峰

全文来源于知网

推荐文献
标题 作者 发表时间 全网下载量 热度 页数 价格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及其对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肖珺 2017 119 0 ¥:0

收藏

西方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趋势与评价 刘国辉 , 张卫国 2017 157 0 ¥:0

收藏

语言经济学的维度及视角 赵世举 , 葛新宇 2017 211 0 ¥:0

收藏

小程序与轻应用:基于场景的社会嵌入与群体互动 喻国明 , 梁爽 2017 347 0 ¥:0

收藏

二战后日本提供援助与中国放弃赔偿间关系的再探讨 徐显芬 2017 459 0 ¥:0

收藏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人人网

2945

235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客服热线: 400-135-1886 在线QQ:80886731

备案号:冀ICP备19023034号-1    邮箱:kf@china-journal.net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19063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冀唐零字第S08000148号

河北刊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6-2024 中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