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中刊网——期刊资源领航者!
中刊网 >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 > 文章详情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


2024-04-10 16:38:5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崔爽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4月10日6时26分,“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山东青岛,标志着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举行欢迎仪式并举办为期三天的开放日活动。

10日上午召开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返航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郭利伟介绍,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完成对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秦岭站主体建筑的建设为本次考察的重点工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主任刘顺林表示,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该站的建成将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了解罗斯海区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为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发挥重要作用。

谈到考察的亮点工作,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表示,考察队顺利完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的站基度夏调查监测任务。在南极宇航员海、阿蒙森海、南极半岛海域、普里兹湾、罗斯海进行大洋调查及科学研究,通过开展营养级结构调查,为探究目标海域关键物种的基础食物源及其营养结构关系提供重要科学支撑。首次在阿蒙森海布放国产生态潜标,逐步构建潜标阵列,通过长期锚系潜标观测手段,揭示南大洋海冰与环流等基础环境变化对全球大洋物质循环、海—气—冰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国内自主研发的近红外望远镜、可移动太赫兹望远镜系统、南极无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统、“雪豹”2极地特种载具、无人智能载具等多种自主创新技术仪器装备,在南极现场开展了应用和测试,提高了我国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基础水平。

本次考察期间,通过船、站运行保障支撑合计完成38个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五大类”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提升52%。研究内容涉及极地海洋、极地生物圈、极地土壤与岩石圈、极地冰冻圈、极地观测探测等。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摄)

责任编辑: 王倩

科技日报     2024-04-11

客服热线: 400-135-1886 在线QQ:80886731

备案号:冀ICP备19023034号-1    邮箱:kf@china-journal.net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19063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冀唐零字第S08000148号

河北刊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6-2024 中刊网 版权所有